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后疫情时期口罩或被纳入战略储备 专家称警惕产能过剩

2020-05-30 11:05:15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见习记者 胡艳萍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老百姓对口罩的“焦虑”大大降低。不过,在今年两会期间,口罩依然是关注的焦点。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两会,多名代表委员结合各自领域和防控一线的经验,建议为应对类似突发事件,将口罩等重要传染病防护用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写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发展规划,纳入必要的大型生产企业、仓储企业进行重点保障。

针对市场口罩的供应格局,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口罩在上半年的需求激增下,产生了所谓的口罩板块,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产能出现缺口,而是春节假期叠加疫情影响。但是在游资炒作的刺激下,各路资金争相进入口罩产业,随着疫情蔓延减缓、口罩需求平稳后,口罩从紧缺变成过剩,同时因为口罩厂的大量上马,导致上游原物料的短缺成为产业瓶颈,进一步压缩了口罩的收益空间。”

“目前除非疫情出现新的恶化,否则这个概念已经不具有炒作的空间了。”沈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口罩储备引关注

后疫情时期,口罩储备引发了各方的关注。

5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3部门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确保医疗机构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医用口罩、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一般不少于10日用量。

5月24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在防疫物资的储备方面,会议指出,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包含口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箱。

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口罩生产质量的监管。5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公布口罩的判定规则等信息,对非医用口罩加强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官微也发布消息显示,所有口罩产品,出口前除了要符合出口地区(国家)的相关标准,也要符合我国的质量标准,否则不允许出口。

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通过梳理口罩生产环节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环节都产能充裕,唯独熔喷布成为关键瓶口,因为熔喷布的加工生产投入大、设备安装周期长甚至关键零部件短缺,成为了限制口罩生产的关键。”

口罩市场或出现过剩现象

中国的口罩年产量约占全球的50%,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在疫情期间,多家企业纷纷加码口罩生产。受此影响,今年第一季度,一些口罩及口罩机生产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口罩已较为方便,价格也较疫情期间有所回落。针对市场供应格局的改变,有业内人士称,下半年口罩市场或出现过剩现象。

不过,5月28日,一家涉足口罩生产的上市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还是满产满销,理性增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期间,一些服装巨头也纷纷推出口罩产品。近日,优衣库方透露其将在今年夏天涉足口罩业务。据媒体报道,“优衣库牌”口罩价格尚未确定,预计售价在10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66元)。

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出现口罩产能过剩而需求增速放缓、上游价格上涨的问题。口罩会逐渐变成日常消费品,需求会较之前增加,但与产能增加的幅度相比,还是属于产能过剩。”

(编辑 张伟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