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两部委部署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释放环保产业市场空间

2020-05-16 13:13:23来源:第一财经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整治、固体废物处置……国家正在推进的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释放出一大波利好消息,环保产业的市场机会和空间有望继续扩大。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联合召开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视频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2020年,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要持续突出抓好劣Ⅴ类水体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绿盾”专项行动、“三磷”(磷矿、磷化工和磷石膏库)排查整治、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整治八项重点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也表示,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去年初,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长江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国控断面比例达到85%以上,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国控断面比例低于2%;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达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7%。

生态环境部今年4月通报的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显示,1-3月,长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2.8%,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

流域环境风险隐患突出成为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摄影/章轲

《行动计划》明确,加大现有工业园区整治力度,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和吸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收费政策,探索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逐步建立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应补偿到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正常运营并合理盈利。

《行动计划》要求,沿江11省市加快建立行政区域内与水生态环境质量挂钩的财政资金奖惩机制。创新环境治理服务模式,拓展环境服务托管、第三方监测治理等服务市场。

15日,生态环境部组建的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也推出了多份有关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研究成果,数十位科学家就“十四五”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主要问题、形势与对策,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等发表意见和建议。

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介绍,目前,长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形势依然严峻,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尚未补齐,沿江化工企业、尾矿库、垃圾填埋场密布,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频发,河湖水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以“三磷”为例,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工程师吴琼慧介绍,我国“三磷”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苏等7省市,企业分布与长江总磷污染程度呈正相关。磷石膏库防渗不到位、渗滤液无法有效收集;磷肥企业雨污分流不完善、初期雨水收集设施不规范;黄磷企业“点天灯”、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不严;含磷农药企业母液处理回收难度大;磷矿矿井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贮矿场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突出。

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空间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2017年度环境治理成本核算结果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期以来,长江沿岸重化工业高密度布局,是我国重化工产业的集聚区,区域内环境风险点多,且30%的环境风险企业位于饮用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累积性、叠加性和潜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玉婷介绍,以长江江苏段为例,沿线分布24个化工园区、700多家化工企业、化工码头117个,危化品运输船舶日均流量达500艘次。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蒋洪强等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退化成本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为11.91%,由于地区总人口总体趋于平稳,人均退化成本增速也达到了11.45%。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全面达标,治理投入的缺口还很大。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15日公开的有关“十四五”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应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建立具有长江特色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目标指标体系,把握好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的差异,坚持“三水共治”(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从严防范水环境风险。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技术领域采取的是“1+X”组织模式,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近300家优势产学研单位和5000余名科研人员,围绕“三磷”整治等八大环保专项行动,“送科技、解难题”,派出58个专家团队开展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