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上海正式揭牌,临港新片区发展进程又迈进一步。
2020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设立在临港新片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承担着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使命。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如何推进?特殊之处在哪?5月16日,上海市举办发布会(观看直播)介绍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支持政策及建设推进情况。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有哪些优势?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在发布会上介绍,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选址在上海市东南角,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由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3个部分组成。总体来看: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处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心与长江入海口的枢纽位置,依托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和航空货运全球第三大机场,具备高度便利的空运、海运、水路、铁路、公路等各类运输方式,是全球同类区域中综合运输条件最好的。
二是空间载体丰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由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等3个部分组成,其中,芦潮港区域面积7.99平方公里,小洋山区域9.46平方公里,浦东机场南部区域7.86平方公里。
三是产业功能完备。这片区域具备较高的发展起点和较好的产业基础条件,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已经形成了面向国际市场的分拨配送和大宗商品交易、面向国内的进口贸易和跨境电商,以及航空、海运等航运产业功能。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特”字体现在哪里?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主要负责人陈振冲介绍称,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在申报模式上,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进行申报的外,“一线”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货物,采用径行放行,企业可以直接提货、发货;“二线”由以往区内外企业双侧申报制度改为区外企业单侧申报制度。
二是在贸易管制上,除涉及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涉及安全准入管理的货物,确需在“一线”验核监管证件外,其余在“二线”验核。对依法实施检疫的货物,原则上在口岸完成。经海关批准可在区内实施检疫,这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对入境检验的货物,原则上在“二线”实施。当然,如果有属于需要法定检验的大宗资源性商品的进口,还有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等,还需要在口岸,但这个量是极少的,原则上都在二线实施海关检验。对涉证涉检货物在“一线”或“二线”只验核一次,不重复验核。
三是在区内管理上,海关取消账册管理,不要求区内企业单独设立海关账册,免于手册核销、单耗管理等海关常规监管,对区内企业实行企业自律管理,海关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企业可依法开展中转、集拼、存储、加工、制造、交易、展示、研发、再制造、检测维修、分销和配送等业务。货物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不设存储期限。
四是在统计制度上,改变原有实时、逐票统计的方式,将统计数据采集手段前伸至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建立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自动汇总。
五是在信息化管理上,依托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搭建统一规范、真实可靠的信息底账库,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可溯、责任可究。
六是在协同管理上,作为特殊综保区管理机构,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要建立企业信用、重大事件、年报披露等信息主动公示制度,体现共管共治。
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社科院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指出,洋山特殊综保区是临港新片区打造为特殊经济功能区中的集中承载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之所以形成“特中之特”,不仅是开放领域更多,开放力度更大,更重要的是,我国发展的特殊时期产生了特殊需要,解决特别重要问题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提供特殊的制度条件。通过离岸贸易发展国际供应链管理和前沿产业链集群,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理解临港新片区及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不同于以往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何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
陈寅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功能培育、产业集聚、设施提升、制度创新,建设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1、加快集聚产业功能,培育经济增长极
一是着力推动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与高端制造的集成发展。以芦潮港区域为重点,推进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入区发展;集聚总部经济、数字贸易、离岸业务等多功能集成的跨境服务贸易;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高端航运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及商品期货保税交割等交易服务提升能级。
二是着力提升国际航运增值服务能力。以小洋山岛区域为重点,提升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中转集拼、国际运输服务、船舶登记和管理服务、全球检测维修等高附加值航运服务功能。
三是着力打造大飞机产业集群。以浦东机场南部区域为重点,发展国产客机总装集成、宽体客机研制、复合材料零部件、飞机交付改装等航空制造业,以及飞机租赁、航空货运、航空冷链物流、航空专业服务、航空衍生产业等航空服务业。
近期,我们将出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应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产业和功能集聚。
2、建设一流基础设施,提升门户枢纽功能
一是充分发挥“区港一体”的优势条件,建设高标准智能化港航基础设施体系。其中,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吞吐能力将从目前的300多万标箱提升到630万标箱;洋山港智能重卡项目今年将实现小批量试运行,未来将实现商业化运行。
二是建设高效畅达的集疏运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联动小洋山岛、东海大桥、铁路中心站和内河码头的集装箱中转中心,提高多式联运功能。在浦东机场建设功能复合型的超级航空货站,扩充浦东机场航班进出容量。
三是结合实际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区内发展数字贸易、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需求。
3、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监管模式上实现了重大制度创新。我们要以此为依托,加快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系统集成。
一是主动研究推进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专项政策在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环境下的集成再创新。
二是全面适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各项政策制度、市委市政府发布的推进高质量发展50条特殊支持政策、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的各项产业政策,形成强力的政策叠加效应。
三是利用围网管理的特殊条件,发挥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的监管优势,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先行先试更大力度的制度型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