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南昌、昆明两个省会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而且昆明还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放开落户的I型大城市。
持续放宽乃至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有利于加速人口集聚,也有利于一些二线城市加快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
两省会取消落户限制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滇中城市群发展,支持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意见》提到,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全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取消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探索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措施。
这其中,取消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意味着昆明成为近一周又一个零门槛落户的城市。此前的4月15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放开南昌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面取消在南昌市城镇地域落户的参保年限、居住年限、学历要求等迁入条件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其他条件、同户人员可以随迁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与南昌不同,昆明的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397.97万人,位居全国第20位,处于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在300万到500万)的行列。因此昆明全面放开落户,也是首个全面放开落户的I型大城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印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这也意味着包括福州、厦门、苏州、南宁、宁波、太原、长沙、大连、昆明、济南、合肥、长春等I型大城市,未来也有可能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是昆明和南昌这两个省会城市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打造强省会的重要举措。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现在城市竞争十分激烈,不进则退。在兄弟城市都在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南昌和昆明需要做大做强城市平台,加快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加快引领当地的城镇化。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南昌既是江西省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南昌大都市圈的核心,希望通过零门槛落户能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提升南昌的核心竞争力。南昌作为全国的区域中心城市,要提高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来带动整个江西省的经济发展。
在昆明和南昌之前,去年3月18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宣布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等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石家庄也由此成为首个实施落户零门槛的省会城市。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梳理发现,石家庄和南昌的城区常住人口仍低于300万。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因此南昌和石家庄都处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范围。
与之相似的还有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和无锡、珠海、温州等二线城市。这些都属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限制的范围。
准特大城市的雄心
无论是对与南昌、石家庄这些城区人口接近300万的省会城市,还是对于昆明、厦门等I型大城市,放开落户,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争取早日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十分关键。这是因为当前在一线城市之外,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已经成为强二线城市的基本标配,一些强二线城市甚至正在向超大城市(城区人口1000万及以上)迈进。
以武汉为例,当前武汉的城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918万,是中西部最大的城市,距离超大城市已经不远。成都和重庆(主城区)的城区人口也已经达到了800多万。南京、杭州和郑州都超过了600万。另外,2018年西安和青岛城区人口也都超过了500万人,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
丁长发说,二线城市成为特大城市后,就具有较强的城市规模效应。同时,相应的土地指标、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标准也会变化。
比如,有了规模效应,地铁的网络密度和规模也会提升。目前武汉、成都、南京、重庆等城市的地铁规模和网络都走在了前列。因此加快成为特大城市,对南昌、昆明以及厦门、福州、合肥、苏州、宁波、南宁、大连等中心城市都十分关键。当前多个中心城市也纷纷提出,要争取早日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这些城市可以称之为“准特大城市”。
比如,2017年公布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合肥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到2020年,把合肥率先培育成市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同一年印发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北部湾城市群将重点打造“一核两极”。“一核”指南宁核心城市。以加快建设南宁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推进要素集聚。
麻智辉说,去年南昌也出台了大都市圈规划,希望在五年之内,城区人口增长到五百万。“光靠南昌本地人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要吸引周边地区、全省、全国的人来到南昌。”
表:城区常住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
(来源:《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