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受国外疫情影响,3月中旬开始,有客户陆续取消了订单。而那些量大的客户,暂时决定延期出货。这对外贸公司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力确实不小。”3月18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朱女士颇为无奈地表示。
朱女士是浙江宁波一家外贸公司的跟单员。往年的这个时候,是她最忙的时候。今年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到2月下旬才上班。原本想着和小伙伴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之前的损失给补回来,结果,疫情在国外暴发了。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的企业复工复产率正不断提高。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除湖北以外的地区已经达到95%以上。
“目前国内的工厂已经基本恢复生产了,年前的订单在搁置了两个多月后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忙着出货。突然接到客户取消订单的消息,损失着实不小,因为公司一般只收取客户30%的定金,成本遥不可及。”朱女士说。
疫情在国外的暴发,是否会对众多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带来影响?一家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类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影响还是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及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现在难以评估影响有多大。“现在国外的疫情一天一变化,公司只能密切关注。”
在互动平台上,记者注意到,投资者对一些上市公司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公司的业绩主要来自海外,现在海外疫情不断扩散,对公司一季度或上半年业绩是否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公司海外工厂,是否会涉及停工和供应问题?
对于投资者的提问,不少上市公司都予以回应。比如,有上市公司称,疫情确实会给跨境贸易带来挑战,但是“危”和“机”是并存的。
国外疫情发酵,无疑增加了我国外贸进出口及全球产业链的不稳定性。那么,如何避免对我国的外贸领域产生影响?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给出的答案是:从中国外贸产业实际出发,商务部正进一步健全稳外贸工作机制,促进政府、行业和企业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事实上,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政府早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举措。3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应对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包括“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足额退税的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等六方面;商务部近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支持企业创新业态和模式,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扩大出口等。
与此同时,各地发布或制定了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专项政策。比如,浙江省发布了《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全力做好稳定外资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
企业亦在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朱女士告诉记者,对于目前还没通知延迟出货或者取消订单的客户,争取在3月底出运;已经有通知取消订单的,就暂停生产以减少损失;要求延迟出货的,到时候再重新安排生产时间。
“当前海外疫情仍没有渡过高峰期,外贸类企业面临供应链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她给企业支了四“招”:要做好现金流关系,适当压缩短期耗费现金流加大或现金流周转不好的业务;要做好内部业务条线的优化,集中力量保证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不受到中长期的影响;要进行市场渠道的再拓展和再整合,开拓内需市场,融入线上的新模式,创新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用好用足支持政策。
朱女士说“有点忙”,因为很多事情都需要与客户沟通。她告诉记者,自己依然对未来充满期望。“相信在政策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我们会将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