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抗疫与复工之间,企业的选择颇为不易。
24日,国新办六部门发布会透露,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而中小企业开工率仅接近30%。
稳就业首要是稳企业,而中小企业的状况更是关系着稳就业的全局。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扶持措施,但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要积极申请和利用国家扶持政策,也要依靠创新积极自救。
“大小厂”复工困难各不同
滕泰表示,复工复产是当前最重要的稳增长措施。
日前,前程无忧发起企业复工状况调查,对2月10日和2月17日两周的企业运营和用人需求进行了统计和对照。有1336家雇主参加的这份调查显示,大型企业复工比例最高,受访企业中员工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复工比例达到84%,而员工人数在100人以内雇主复工仅占47%。
其中,国有企业复工最早,到岗上班比例最高,员工保障条件也相对较好。互联网行业复工比例最高,企业长期保持24小时的响应速度,移动上班已经日常。目前在家上班的比例高达92%。
2月18日,当当网一名员工被确诊新冠肺炎,导致66人被隔离,引发企业经营者和上班族的焦虑。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根据抽样访问预估,当前多数雇主的复工比例在30%以下。对于大多数雇主而言,眼下的复工形式仍然“如无必要,不必到岗”上班、增加轮岗上班的人数、上班时长减少等。
智联招聘24日分布的复工第三周报告显示,在疫情的发展下,企业的复工时间也在随之灵活调整。据统计,实际在节后第三周(2月17日)复工的职场人占12.9%,较上一周预计2月17日复工的比例10.8%上涨2个百分点,而还未确定复工时间的企业占比45.2%,这一群体在扩张,虽然受访对象有所变化,但依然能看出,在疫情拐点出现之前,各地的企业也都在谨慎复工。
前程无忧的调查发现,一些小型公司租借的办公场所非国有企业管理,无法获得“租金减免”的优惠,1个月的员工工资+办公租金相当于企业去年三分之一的净利润,如果短期内没有收入,复工无疑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现金损失。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中小企业开工复工复产主要面临“五个难”,即复工难,用工难,产业链配套难,资金支持难以及订单交付难。下一步要尽快推进分区分级的精准复工复产,协调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中小企业上下游的同步复工。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对第一财经表示,复工复产是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但同时也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看来,全国疫情防控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职场出现“工资缩水”
智联招聘基于全国38个核心城市的8166份有效问卷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2.17-2.21)》称,因为近期的停产停工,无法正常出勤的情况,企业也在通过缩减薪资控制成本,甚至有些现金流吃紧的企业出现了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的情况。
本周调研显示,回答“工资无法发放”、“工资缩水”的受访者分别环比增加10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的裁员、倒闭、取消已发Offer的现象也都有小幅上涨。
调查还显示,岗位稳定程度与企业规模成正比,万人大企业中,超过一半的员工表示没有失业。而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失业率达到30%,还有32.8%表示可能失业。
虽然很多企业采取了远程办公的方式,但据前程无忧的调查,近两成的HR们在受访中并不把“在家工作”等同为复工。更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现在的在家工作被视为“复工前的准备”,到岗上班才算“复工”。
虽然一些企业能够保障2月份足额发放工资,但如果疫情持续,公司经营没有起色,远程上班可能会变成“半薪”或是无薪休假。根据人社部发的通知,企业可以与员工进行工资协商。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高管提出零薪酬。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自然对就业的影响不小。企业开工复工普遍推迟,劳动者的返岗务工也相应延后,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市场招聘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势必难度会增加,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就更为突出。所以,给今年的就业工作确实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第一财经表示,就业方面,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跨省人员流动存在比较多的障碍。许多省份都要求外地返程劳动者居家隔离14天,延缓了劳动者返岗的速度。此外,部分行业如餐饮、旅游、酒店等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需求复苏较为缓慢,就业可能面临较大困难。
全面强化稳就业政策
冯丽娟表示,对雇主来说,目前的企业经营几乎都处在“支出大于收入”的阶段。对大企业而言是还要撑多久,对中小企业来说,更多是要不要撑下去的问题。
调查显示,对于经营的全面恢复,半数以上的雇主认为“一年内可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12家零部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零部件企业营业收入损失最高的达到20亿元人民币,营收损失在2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企业占比为16%。
周景彤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秩序也将逐步恢复,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也将不断减轻。尤其是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预计在疫情趋势向好和国家政策发挥作用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将逐步好转,出现大规模裁员潮的风险不是很大。
一系列稳就业的组合拳已经祭出,游钧将之归纳为五个字:“扩”、 “稳”、 “保”、 “促” 、“兜”。具体而言就是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减负、稳岗、扩就业要并举;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农民工返岗就业,并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近日,国务院出台一项新政策以稳就业,政策提出阶段性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企业社保费,并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共有58.3%的受访者表示看好这一政策,认为能够有效改善或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