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下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奋力抗战,这不仅是一场病毒防控战,也关系到诸多企业的经营运作。工厂企业推迟开工,交通运输加强管制,普通市民居家为主,整个经济体的运行节奏慢了下来。
金融行业作为关系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构和从业人员又将在这场疫情中受到怎样的影响?
居家办公为主
“我们上海地区是明确通知了不准去职场的,办公室大门关闭”,一位信托机构人士透露。
这几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银行、保险和信托领域的多家金融机构人士,了解到大部分金融机构基本在2月3日已经正式开工,不过2月3日-9日期间,以在家办公为主,后续情况待进一步通知。
关于银行的情况,据记者从对公、个贷、资管等不同岗位人士处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也是在家办公为主,不过某些部门以及分行网点等需要去办公室的,设置了疫情期间的营业事件表,轮流值班。
由于银行系统涉及安全性问题,由于此前系统设置,一些岗位必须得去办公室。不过,也是以保障为主,业务尚未真正开展。
“我们这一周时间以来,保障流动性就行,投资可以暂停。”一位银行资管部门人士表示。
某知名外企保险机构的一位代理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刚刚召开会议,已经暂停了目前的业绩考核,不鼓励大家出去跑业务,“其实就是暂停了业绩指标,比如新人有与业绩挂钩的津贴,现在不需要提供业绩,但是津贴照发。”
目前来看,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据疫情统计数据,截至2月2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205例。
此次疫情一战,对于大量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影响自不必说,很多企业主表示如果按目前情形,现金流难以支撑下去。对作为后方服务性的金融机构而言,或许没有这么直接和严重,但也有所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针对今年度业绩的担忧,或许也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会进行重塑。
上述信托机构人士对记者说。“我感觉我们信托销售模式很可能就此发生转变,电子化协议可能会得到普及。”
金融机构应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爆发的时间点,正是年初,一方面大量企业的消费和业务量集中于该时间段,前期做了大量的库存准备,使得情形更为严重。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直以来有个“开门红”的传统,即会在每年的开年几个月集中资源和精力展开营销,完成大部分业绩,开门红时间基本持续到一季度末。
“我们往年开门红期间基本会完成一年业绩的三分之一。”上述保险代理人表示,目前来看,2月份基本就在家带娃了,不会再做业务了,后续还要看情况。“平时主要还是通过面对面沟通进行销售的,现在在家完全在线上,很难执行。”不过,这名保险代理人所在的公司暂时取消考核的决定让他颇感欣慰。就其个人业绩而言,好在1月份已经超额完成。以往是,1月份业务量接近去年全年,但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也表示,一些新进的团队成员可能错过时机后有面临被淘汰的担忧。
上述上海地区信托公司业务人士也对记者说,业务量肯定会大受影响。信托主要是针对高净值客户,平时主要是上门拜访、面对面沟通的模式展开的,协议也都是面签。据其透露,公司下发的文件中明确在鼓励业务经理引导客户签署电子合同。记者看到,该文件显示“所有一线团队销售人员实行弹性办公制度,原则上不接待客户在职场签署合同,原则上不上门签署合同。全国所有一线销售团队尽可能引导客户在APP签署电子合同”。
据了解,信托销售虽然一直以来均可签署电子合同,不过实际上为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保证客户隐私等诸多因素,业务人员上门面签的较多。上述人士认为,如果此前这种状况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信托远程销售将会更加普及。因为,业务需求仍在,存续的业务程序该办还是要办,但新客户拓展可能就较为困难,不可能几个电话就卖掉几百万的信托。
上海地区另一位信托机构的信托经理对记者说,资产端的压力也很明显,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托业的业务与银行不同,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差等方式在外大力拓展,“现在都不能出差了,至少湖北的都不会去的,而且这样的时候,各地政府也没有心思融资,公司很担心今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