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疫情研判和分析,如何把握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如何把防控措施做细做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上海有一群智囊团,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月29日下午,上海市再次召开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专家座谈会,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听取专家意见,强调要更好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及时分析研判疫情形势,进一步加强走势态势研判,为政府及早做好各项预案准备,打好主动仗,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表示,从专家组的角度来看,截至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是有序有力有效的。
而在救治方面,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上海的病人不允许出现拥挤、交叉感染,住不上院,这是我们的目标。”
截至1月29日12时,上海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96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岁;71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1例有广东旅行史并曾食用野生动物,22例有相关确诊病例接触史;2例无湖北接触史;外地来沪人员47例,上海市常住人员49例。
每天会商疫情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上海第一时间成立了公共卫生和临床救治两个市级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上海全市防控工作会议,为上海科学决策、高效推进新冠肺炎防控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同时,上海市还随即启动专家会商机制,每天组织专家会同相关专业机构开展疫情会商,对防控策略和疫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公共卫生专家组和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都来自上海市疾控机构、临床医疗机构、高校和科研部门,大部分参加过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具有国际、国内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截至目前,专家的多项建议都被采纳并作为防控策略。
除了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建议,专家组还第一时间进驻定点医院指导开展救治工作,加强重症病例会诊,做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重症病例实施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政策建议、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专家组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结合病例收治数据分析,及时提出调整诊疗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专家组指导上海市医疗机构加强院感控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科学实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对疑似病例排查、确诊评估、确诊病例救治、康复出院等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
上海也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专家组的智囊作用,根据疫情发展,适时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切实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防控有序有力有效
随着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上海全市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举措,全面强化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实行果断的医学观察和隔离措施。
吴凡表示,从专家组的角度来看,截至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是有序有力有效的。整个防控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比如,上海在1月19日就落实了对公共交通车辆站点消毒措施、通风措施,对道口实施检疫,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实施严格管理等。
1月29日0—12时,上海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6例。其中,外地来沪人员7例,本市常住人口9例。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解释说,29日上午确诊病例增加,有两个原因:一是排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原来主要是医疗机构排查,现在各道口、口岸、码头、机场排查,以及社区排摸,范围扩大了。二是统筹全市资源,加大了检测力量。
在救治方面,上海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统筹全市优质专家资源,指定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救治。
“虽然我们不能预测后续的病人有多少,但救治体系我们是做好准备的。”张文宏也表示,一周时间内,上海96例病例都得到了诊治,说明上海的诊治体系是很有效的。
为实现“上海的病人不出现拥挤、交叉感染,住不上院”的目标,目前上海还在加大诊断力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宋元林参加了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他表示,上海整个体系的效率非常高。而且,此次上海在治疗过程中,对于什么时候插管,要不要上ECMO,把握得比较到位。
宋元林说,确诊病人分3个等级,轻症、重症和危重症病例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也在一边治疗一边研判。“对危重病人,我们也要精细化管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治疗措施。”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沈银忠也表示,目前上海采取的集中救治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成功率大幅提高,也有助于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沈银忠说,在救治中,上海的另一个特点是——集中优势专科、优势专家、多学科综合救治模式,治疗团队中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临床专家、管理专家、心理专家等。“我们使用团队来救治患者,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凡也表示,上海建设的特大型城市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控的平战结合体系,此次也充分体现了成效。“平时医院是按正常收治病人的,一旦有不同疫情等级的时候,能够快速启动隔离、救治的机制。”
“在救治上,我们不断有病人出院,所以治疗是有效的,也增加了防控新冠肺炎的信心。”吴凡说。
1月29日下午,上海又有一例治愈出院。目前上海共有5例治愈出院。
加强疫情研判
吴凡表示,对于防控新冠肺炎,上海目前还处于防输入、防扩散、防传播的关键阶段。
在上述专家座谈会上,7位专家组成员就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做好院内感染防控等进行深度讨论。
专家强调,应继续加强疫情研判和分析,把握疫情防控关键环节,把防控措施做细做实。
原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彭靖表示,目前对疫情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防控也会面临新的考验。
专家提出,要继续采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策略,密切关注周边地区疫情,切实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传播。
专家指出,上海市采取集中收治的策略为有效控制疫情、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发挥显著作用,应继续集中优势专科和专家,实行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运用远程网络多工作站系统,同时按照疫情分级处置原则,科学设置应急病房收治流程,合理调配医护力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医务人员如何避免医院内感染是打好这场防疫战的重要环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胡必杰表示,根据疫情的进展,不仅是感染科,包括急诊、其他科室医务人员,上海都在重复培训,更加严厉地防控。尤其是在防护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避免院内感染。
“病人在入院、确诊、治疗环节中,会经历很多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包括辅助的放射人员,但到目前为止,上海医务人员没有出现院内感染,说明我们制定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
专家也表示,包括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穿脱流程,以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环境消毒和通风等,应从每一个细节,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原上海市卫计委巡视员王磐石表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重点还是怎么落实“三个全覆盖”“三个一律”。
所谓“三个全覆盖”,是指推动入沪人员信息登记全覆盖、重点地区人员医学观察全覆盖、管理服务全覆盖;所谓“三个一律”,是指对进入上海的人员一律测量体温、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一律实施医学观察、对其他外来地区人员要求由其所在单位一律申报相关信息,并切实落实防范举措。
专家们也认为,上海市防控措施科学、高效,社区动员广泛有力,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能有效阻击疫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