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逐步扩散,不仅引发中国国内的强烈反响,同时也引发海外舆论与医学界的关注。
28日,曾参与2015年冠状病毒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疫情防控的韩国传染病学专家,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医学系教授南宫仁(音译)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政府看似“过激”的防御措施非常得当,有助于有效放缓疫情传播速度,并为疫苗的开发及疫情的研究争取更多时间。
此外,南宫仁教授针对目前海外社交网站上呼吁“禁止中国人入境”的跟帖表示,类似于要求所有中国人禁止入境等仇恨、歧视类主张,不仅无益于疫情问题的根本解决,同时将导致疫情跟踪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表示该方式并不受到医学界及WHO的支持。
南宫仁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在防疫MERS疫情的经验,普通的冠状病毒在潜伏期期间的传染能力较低,但本次疫情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且无症状患者及潜伏期也可能出现传染,这是与当时存在的最大不同,但从病毒学的角度来看,即便是产生了类似变异,这种情况值得引起重视,不过从绝对值来看仍应该是极少数,且根据相关文献显示,新型肺炎的患者90%以上仍存在发烧的症状,此外,一般来讲“无症状感染者”成为“超级传染者”的概率也非常低,且“超级传播者”应该是症状较为剧烈的患者。
“因此,在公共场合,通过测量体温来判定是否有症状的措施仍然是同时能够满足疫情防疫及效率性的最佳选择,但若现场有来自疫区的人员,或有密切接触史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其他检查方式辅助诊断。”南宫仁教授建议道,在韩国的经验来看,初期MERS的患者大多症状比较轻微,且与首例患者均拥有着一定的关联,直到“超级传播者”的出现,疫情开始大幅度扩散,且死亡案例逐步出现,因此需要针对“超级传播者”进行紧密监控。
根据韩国方面的数据,在2015年韩国MERS疫情期间,在确诊患者中,有153人是被5名“超级传播者”传染从而患病的;其中一名35岁的男性患者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总共导致其他85人感染MERS(包括8名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一名医生甚至进入病危状态,一度出现休克及脑死亡。此外,曾接诊首例MERS患者的医生,也传染了至少4名患者。此外,从186例确诊患者的信息来看,护士、医生及护工人员所占的比重超过20%。
对于目前社会上的恐慌情绪,南宫仁教授认为,目前全球医学水平正在进一步增长,疫情总体上仍处于可控的状态,因此若个人做好了所有的防护措施,不需要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场所保持过度的恐慌,并表示以韩国为例,每天韩国境内因交通事故就会导致近十名丧生,但新型肺炎至今也只出现了四名确诊患者,且目前均不具有生命危险,但作为医学学者及研究者,目前认为本周将是新型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之一,若在本次关键时期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此后疫情将会逐渐解除,病毒本身也将进入减弱期。
南宫仁教授认为,“关于社会上部分舆论排斥中国人的舆论,我认为这种仇恨、歧视类主张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目前宣布封闭国境或禁止所有中国人入境的国家和地区只有极少数几个,这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防疫环境、医疗环境乃至贸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大多数具有正常防疫体系的国家和地区,并不需要作出过度的举动。”
目前,南宫仁教授正在中国休假,并参与一些关联项目,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己在华期间亲眼见证了中国方面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民众积极佩戴口罩、政府快速制定定点医院、在疫区建设医院的“小汤山”模式,以及当地公安、居委会等机构的高效运作,都值得其他国家在面临疫情时学习,“我自己在入住酒店后,我作为该酒店入住的唯一一个外国人,很快就收到了信息,向我提醒中国目前的肺炎疫情,并劝告没有事情不要随便出门,这种快速的响应机制,即便是在韩国也难以实现。”
最后,南宫仁教授建议,无论是哪一种冠状病毒出现,保持清洁、减少压力、通过喝水保持体内湿润,以及佩戴口罩都是最好的防御方式,且能够保证在绝大多数生活场景下的病毒防御,并认为没有机会接触到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普通民众,只需要佩戴N95、KF94等市面上的合格口罩,且保证2-3个小时更换的频率,能够满足病毒防御的绝大多数需求,且新型肺炎没有直接的“治疗药物”并不值得夸大,这是包括流感在内所有病毒性疫情的共同特征,且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科学家已经在全力以赴研发疫苗,并发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药物,因此在目前的疫情面前,所有参与者应该保持信心,这更有助于走出目前的疫情,并呼吁有条件的国家应当全力协助中国,通过共同参与研究、提供物资等方式支持中国,通过更多方的参与,使这场全球性的保健危机尽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