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A股回购“潮”众生百态:白马蓝筹一掷千金,忽悠式回购屡禁不止

2019-12-05 13:12:10来源:第一财经

自回购“新规”出炉以来,2019年A股市场掀起一轮上市公司回购热,回购数量、回购资金规模不断刷新纪录。且进入四季度以来,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公司股份预案数量仍在持续增加。

那么,时至年末,上市公司在年初立下的“回购Flag”是否已经兑现了呢?

12月2晚间,海思科(002653.SZ)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回购计划。今年年初,公司曾计划拟以自有资金回购1亿元~2亿元股份。而截至目前,海思科尚未回购一股。

实际上,像海思科这般“零回购”的情形并非是个案。11月以来,希努尔(002485.SZ)的超3亿元回购计划终止,曾一度令投资者咋舌。

回购一般是指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从市场购回股份,被普遍认为是提振公司信心、彰显公司价值、稳定股价的手段。其中,偶有因客观原因无法按计划回购。

而近期,A股却频现实际回购与回购计划存在较大差别的情形。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最新收盘日,有逾300家上市公司未按原回购计划执行。

回购“浪潮”显分化

Wind、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A股市场又有32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379份关于回购的公告。其中,京蓝科技(000711.SZ)、九阳股份(002242.SZ)、希努尔、美盛文化(002699.SZ)均终止了回购计划。

同时,今年前11个月共有605家公司实施了回购操作,累计回购金额为1063亿元,远超去年。而2018年全年有520家上市公司累计斥资451亿元进行回购。

2019年的“回购潮”呈现着一定的分化:回购金额巨大的蓝筹股,方案一出,回购行动迅速;部分提前终止回购计划的公司则原因各异。

伊利股份(600887.SH)以57.93亿元的回购规模成为A股历史最高回购;中国平安(601318.SH)拟以50亿元至100亿元进行回购,截至11月30日,已累计回购5759.46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79.85元/股至91.43元/股;美的集团(000333.SZ)在去年完成40亿回购后,今年2月又出一份上限为66亿元的回购计划。截至10月9日,美的集团第二轮回购已完成上限金额的近半。

除了上述的希努尔、海思科以外,终止回购计划的原因是“众生百态”。其中,以自有资金短缺、资金被其他项目占用、股价长期高于回购方案等原因为主。

以晨光生物(300138.SZ)为例,公司拟回购1亿元~2亿元,最终仅回购股份183.94万股,成交金额约为1061.16万元,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6%,最高成交价为5.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63元/股。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为受股价持续高于回购预案公布的回购价格上限的限制,同时受定期报告、重大事项等敏感期的限制,实际可实施回购的时机较少。

宝鹰股份(002047.SZ)表示回购股份实施是以可转债成功发行为前提,因本次可转债发行终止,此前拟定的2.1亿元~4.2亿元回购计划终止。

爱康科技(002610.SZ)则解释称,终止回购是因受定期报告窗口期限制、张家港经开区实业总公司战略入股、公司推进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等重大事项限制,公司长时间处于回购敏感期内,尚未回购股份。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整体来看,自去年年底回购新规实施后,监管趋严,上市公司回购乱象有所减少。对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和比例在二级市场上的正向效应显著。

亿元回购计划因何频频落空

海思科对于上述的回购计划终止原因解释称,因定期报告窗口期、以及公司筹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决策期以及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不能进行公司股份回购。同时自今年2月22日起,股票价格均高于回购价格上限11元/股,导致公司没有实际可以进行股份回购的时间。

对此,市场内有人士质疑该回购计划是否实际为拉抬股价而制定的。

公告显示,今年1月29日,海思科公告决定拟以自有资金在未来10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亿元~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不超过11元/股。而当天的收盘为9.84元/股。

仅有10%的价格回购空间,不禁让市场人士怀疑质疑:价格天花板的限制,海思科真的有回购的诚意吗?

记者注意到,回购计划出炉前,海思科的股价徘徊于10元/股,最低至9.28元/股。计划一经公布,海思科股价触底反弹,11月12日盘中一度触及25.85元/股,刷新4年多来高点,今年内累计涨幅达170%。在决定终止本次回购计划后,海思科股价一度跌破20元/股,截至12月4日收盘,报收于20.34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海思科的控股股东却在年内股价行至高位时减持公司股份。

海思科公告显示,11月6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王俊民参与的国民信托金达4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渤海富盈50 号单一资金信托减持了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450万股),成交价格为22.57元/股,套现约1.01亿元。

财务状况早有端倪

回购价格没有诚意。实际上,从彼时海思科的财务状况不难发现,公司的财务资金面不容乐观。

2018年年报显示,海思科账上的货币资金仅有6.17亿元,较当年年初下降约30%。负债方面,短期借款6.5亿元、流动负债20.48亿元,负债总计23.71亿元。资产负债率54.32%,创历史新高。

2018年,海思科实现营业收入34.26亿元,同比增长43.31%;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40.28%。

乍看喜人,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1.31亿元。财报显示,2018年海思科来自政府补助1.7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成。另外,2016年~2018年,海思科来自政府的补助分别为1.53亿元、1.18亿元、1.79亿元,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亿元、2.74亿元、3.33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海思科实现营收29.86亿元,同比增长43.31%;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来自政府的补贴已有1.24亿元。

显然,政府补助一直支撑着海思科的业绩表现。天眼查显示,海思科主营业务为新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目前研发涉及肠外营养、肿瘤、心脑血管、抗病毒、内分泌、中枢神经等多个临床治疗领域。

从研发方向来看,海思科仍是主攻仿制药。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思科在研制剂项目68个,其中仿制药58个,创新药7个,生物药2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1个。

需要指出的是,不久前新版医保目录公布,海思科的独家产品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也在目录之内。公司的精氨酸谷氨酸谈判前价格为330元,医保支付标准价格为54元,降价幅度高达84%。

某港股上市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药品价格逐渐回归合理水平。同时,不具备创新药实力的公司将被市场逐步淘汰,过去的带金销售模式很难在现有制度下维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