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武汉放行自动驾驶商业运营

2019-09-26 13:12:26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等企业拿到全国首批自动驾驶商用牌照。这意味着,无人驾驶车辆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探索。

对于此次颁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意义,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关企业可在原有测试基础上,加强测试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在5G环境下的新功能,并进行载人试运营,从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

此消息发出后,自动驾驶概念股大涨。而今年以来,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政策支持,都在自动驾驶上有了较大的倾斜。这是否意味着无人驾驶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政策加持,驶入快车道

此前,自动驾驶车辆都是在开放道路进行载人测试,目前北京、天津、长沙等16个城市均发放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截至今年4月份,中国国内已颁发109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其中包含16个城市。颁发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数量为59张,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数量最多的企业是百度,数量为51张。

今年以来,自动驾驶更获得了较大进展。除了武汉外,不久前,上海市则颁发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首批获得牌照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宝马集团和滴滴出行,获得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先行在城市道路中开展示范应用。据悉,上海市是国内首个为企业颁发该项牌照的城市,而与此前颁发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不同的是,此次上海颁发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是允许自动驾驶企业获得上海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资格并满足相应条件后,在上海区域范围内开放测试道路上开展的非营利性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货或特种作业的测试。

自动驾驶领域动作频频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国盛证券认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有望加速自动驾驶的发展,未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汽车智能程度的提升、5G网络的逐步普及以及车路协同设备与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自动驾驶将逐级走向成熟。

国家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这也将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多家企业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布局。今年7月份,宝马陆续签约四维图新、中国联通、腾讯三大科技公司。其中,中国联通就是为其提供5G移动通信环境,承载自动驾驶过程中海量数据的传输。昨日,长城汽车也宣布,其与华为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云服务和大数据、出行服务等创新技术领域进行合作,双方合力助推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此外,沃尔沃联手Uber开发的自动驾驶基础车型也已正式量产下线。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武汉颁发的商用牌照,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百度、深兰科技还是海梁科技,它们主要都是集中在公交车和出租车领域,可以实现L4级的自动驾驶。其中,百度提供的是Robotaxi服务,深兰科技和梁海科技提供的是自动驾驶公交车服务。

贴近生活?

尽管车企和国家层面不断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看,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仍需时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商业化应用的自动驾驶车队规模非常小。此外,即便是在该领域走在前列的谷歌系自动驾驶公司Waymo,其推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只是在测试,并未向公众开放。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成本依然较高。此外,一些技术仍需要完善,如在恶劣天气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对算法的要求较高,目前仍然需要提高这方面的研发,其他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也需要变得更加高效。

“大概2025年,在一定局部区域内能够实现无人驾驶,但真正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最大挑战是需要解决安全问题,虽然人工智能对复杂环境进行感知和识别的能力比人的能力更强,但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对安全功能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到2030年,自动化和自动驾驶汽车对先进安全功能的需求将使汽车软件的营收增加3倍以上,达到1.2万亿美元。

除了安全这个痛点外,自动驾驶成本较高、法律法规政策等也是实现商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曾表示,当前已有小规模的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案例,自动驾驶已经走过了“科研探索期”,现在进入“产品孵化期”,即“从1到10”的阶段,但这个阶段会非常漫长,据他预计,自动驾驶的大规模量产要到2060年。

为了突破技术难点、降低成本,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包括宝马、通用、吉利、上汽、博世、华为等70余家企业发起“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这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最广泛跨界联盟之一,该联盟旨在推动自动驾驶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应用落地。

“在自动驾驶领域,很多企业都在合作,随着大规模量产和算法演进,成本也会慢慢降下来,但真正实现无人驾驶、走进生活还需时日。”宇通客车智能网联研究院副院长彭能岭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