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必要性是否有所降低?数字人民币研发落地进展如何?银行业利润下降,又面临不良资产压力增加和补充资本困难,监管是否会放松对银行资本的要求?
8月25日,在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上述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应对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坚持三个不变
7月,货币信贷数据保持平稳,货币政策松紧是否会发生改变?在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准降息的必要性是否有所降低?
“观察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要看货币信贷的整体变化趋势。”孙国峰表示,总体看,7月末,M2和社会融资增速都明显高于去年,分别提高了2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7月末的M1增速为6.9%,是2018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表明企业经营活跃度上升,稳企业保就业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总体看,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出现了积极向好的增长态势,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性进一步提高。
孙国峰强调,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货币政策需要有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那就是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我们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退出问题。
孙国峰指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结构上,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提升潜在产出水平。价格上,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实现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
目前没有必要下调银行监管要求
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由于银行为实体经济减负以及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瞻性应对未来贷款上升的压力,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2.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2%。但总体看,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拨备和资本水平充足。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4.21%,较年初下降了0.43个百分点。
“虽然比年初下降了,但是远高于10.5%的监管要求,所以目前没有必要下调监管要求。”刘国强表示,“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保持资本充足是很重要的,未来即使资本充足率下降,也不能通过下调监管要求来满足,那样做是自欺欺人,要有实实在在的、丰富的补充资本手段。”
他表示,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能力,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健全银行资本补充的体制机制,支持银行利用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创新型的资本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推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防控机制。
LPR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趋势
LPR改革已满一年,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在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方面效果如何?下一步,LPR和贷款利率如何走?
刘国强表示,人民银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经过一年来的持续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LPR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LPR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增强,贷款利率实现“两轨并一轨”;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金融结构优化。
对于下一步LPR和贷款利率走势,孙国峰表示,未来LPR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趋势、通货膨胀形势以及贷款市场供求等因素,具体要看报价行的市场化报价。同时,也应当看到,LPR和贷款利率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2020年7月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一年期LPR的降幅,体现了LPR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随着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降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
刘国强表示,将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进一步优化LPR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更好地将LPR内嵌入贷款FTP,即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中,增强贷款内外部定价与LPR的联动性。着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促进市场利率围绕作为中枢的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为市场主体减负与商业银行利润变化不是一一对应
“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为市场主体减负,与商业银行的利润变化,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更不是零和关系,不是说减负1.5万亿元,商业银行利润就相应减少,不是这个对应关系。”刘国强强调。
受疫情冲击影响,商业银行今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罕见下降,备受市场关注。此前,银保监会释疑称,银行业净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刘国强表示,商业银行贷款收入是贷款利率和贷款数量共同决定的,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后会增加贷款的需求,会导致贷款数量的扩大,价格降了,贷款数量就增加了,“这会对商业银行因为降低贷款利率造成的收入减少起到抵消作用,量大了可以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薄利多销。”他称。
另外,刘国强指出,商业银行的利润还取决于资金成本以及不良贷款处置等诸多因素。2020年以来,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并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虽然贷给企业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机构自己借的钱利率也降低了,利差有所缩小,但并没有缩小的那么大,成本下降,也对商业银行利润减少起着抵消作用。
此前,国常会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刘国强表示,8月~12月,金融部门还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6000多亿元,全年合计减负1.5万亿元,估算的办法是根据当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过疏通利率传导,推动贷款利率略有下降,并落实好各项已出台的政策情形估算。
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近期,数字人民币消息不断。
央行从2014年就开始探讨DC/EP。六年来,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并通过和建行、工行等几家国有大行合作,在基础研究、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
孙国峰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所以,目前数字人民币还是在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的阶段,还没有正式推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工作,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