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中国酒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8月18日启动的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展开的反倾销调查进行回应,表示目前国内葡萄酒产业受冲击严重,经营情况恶化,而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也是代表国内企业、行业提起,筹备时间已超过半年。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于2020年7月6日收到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国内葡萄酒产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并决定启动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装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作为酒类消费大国和新兴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中国市场成为了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全球葡萄酒主要生产国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为了抢占和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澳大利亚葡萄酒厂商不惜采取低价、降价的手段向中国市场大量出口葡萄酒产品,大量低价倾销正在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申请调查产品的进口“量增价跌”行为非常明显。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进口数量由2015年的5.67万千升增至2019年的12.08万千升,大幅增长113%;进口价格则由2015年的7759美元/千升下降至2019 年的6723美元/千升,累计下降13.36%。
近年来,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降低,到2019年已是零关税,不过在中国酒业协会认为,除了零关税的优势之外,澳大利亚政府对葡萄酒产业有着完整的规划体系。规划体系使其对葡萄酒业的干预更为系统化,采用了一整套干预机制,包括定量和定性的发展目标和财政支持等,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现金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和咨询服务。
而受到进口冲击,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市场空间遭到了严重挤压,生产经营状况急剧恶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5年至2019年,国内葡萄酒总产量分别为116.11万千升、105.66万千升、67.91万千升、50.67万千升和45.15万千升,累计大幅减少61.11%。
据火兴三介绍,从2015年到2019年,国内葡萄酒同类产品市场份额从74.43%下滑至49.58%;销售收入则从466.05亿元下滑到145.09亿元,大幅减少68.87%;行业利润也下降了79.71%。
通过反倾销调查,中国酒业协会希望,一方面可以消除倾销造成国内葡萄酒产业的损害性影响;另一方面,反倾销也符合公共利益,我国酿酒葡萄主要产区分布在山东、河北、宁夏、新疆和甘肃等地区,对当地及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能够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区别于其他酒种,葡萄酒产业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且不占用耕地,对当地经济、就业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目前全国有11个主要产区,约有300万户家庭依靠葡萄酒产业生活。
中国酒业协会也表示,反倾销针对的是以价格歧视方式倾销进口的产品,并不抵制正常的对外贸易,希望商务部采取反倾销措施以遏制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品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保护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