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满“周岁”。当日,《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下称《行动方案》)正式亮相。《行动方案》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到2022年,新片区地区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5%。
站在新的起点,临港新片区正以全新之姿,迎接新一轮建设大戏鸣锣开场。
目标增速25%高位上再出发
临港新片区去年8月正式揭牌以来,围绕政策制度创新、特殊功能打造、现代化新城建设等全面发力。在临港新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新片区呈现出日新月异、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
高位上临港新片区再出发。根据《行动方案》,到2022年,新片区地区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5%;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150亿元;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300万标箱。
“年均25%的经济增长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意味着新片区发展起步就是冲刺,体现出新片区发展的底蕴和自信。2019年浦东新区的经济增长率是7%(上海6%),2020年因为特殊的国内外环境,经济能够保持正增长已非常不易,这就意味着今后两年的增长要求和增长速度还要更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将新片区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概括为四个“融合”:国内国际融合,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产业城市融合,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形态功能融合,以形态开发牵引功能优化;制度政策融合,培育创新发展优势。
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
《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把临港新片区建成全球创新驱动网络的重要节点。
为此,新片区将高起点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着力增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最大限度释放口岸电子签证政策红利,加快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临港新片区全域实施人才购房政策。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表示,临港新片区要打造包括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以及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在内的“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
其中,在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方面,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引进及培育总部型机构不少于20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资金累计达到1500亿元以上。
在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方面,到2022年,新片区新增建设和引进重大科创平台和载体不少于20个,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将突破500件。
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
产业发展是临港新片区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核心引擎。《行动方案》提出,新片区将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
挂牌一年来,新片区已成为产业投资高地,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140个,涉及总投资约2000亿元。8月20日上午,临港新片区又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说,下一步,新片区将持续招引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力争新增产业签约4000亿元,完成产业投资150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2年,新片区将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机构不少于1500家;引进和培育各类总部型机构不少于20家、各类金融及投资机构不少于200家。
“新片区将积极瞄准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等新趋势,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无人工厂等领域,引领新制造新模式新发展。未来三年,新片区高端制造业对上海市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至少达到1/3以上,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业的增长极。”刘平说。
新片区还将加大金融业支持力度,加速环滴水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金融总部楼宇及西岛综合体开工建设,建设总部型或功能性机构、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科技集聚地,打造上海金融发展新地标。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到2022年,集聚不少于40只产业基金,资金规模不少于2000亿元。
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设立临港新片区,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的重要举措。朱民说,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引领带动国内产业升级,提升要素市场内外联通效率的独特作用。
今年5月,中国银行和法国东方汇理合资成立的汇华理财公司落户临港新片区,这是我国第一家由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临港新片区初步搭建起适应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需要、便利资金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体系,金融开放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说。
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发挥自主管理、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独特优势,创造新时代“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不凡业绩。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临港新片区,正在勾勒更高水平开放的未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