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尚伃
随着资管新规细则不断完善,打破刚兑、规范资金池模式、遏制通道业务的效果逐渐显现,券商行业生态格局进一步重塑,呈现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支持实体经济、深化直接融资功能进一步显现成效。
在政策的助推下,券商资管产品公募化改造不断提速。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家券商完成22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同时,“一参一控”限制放宽、“资管新规”延长过渡期,也为券商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更大便利,约7360亿元存量大集合产品有望转变成公募产品。
今年以来,券商资管产品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7月份,有数据可查的302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62%。其中,股票型产品以7.7%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类产品中领跑,FOF型产品以6.17%的平均收益率紧随其后。
放宽“一参一控”限制
便于大集合公募化改造
7月31日,证监会提出,为顺应“资管新规”延期,《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操作指引》)过渡期同步延长至2021年底。
此前受“一参一控”规定的影响,不少券商资管无法申请公募牌照。《操作指引》提出,具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将大集合产品改造成公募基金产品。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应先向证监会派出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文件,取得确认函后,券商就该大集合产品向证监会提交合同变更申请,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
一家上市券商资管投资总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延长过渡期,对券商的主要影响是大集合转公募。大集合产品改造后,3年内要么转公募,要么清盘。资管新规延期后,为一些券商资管提供了更多时间来申请公募牌照。”
在政策的助推下,“一参一控”的限制也要放宽了。7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第十五条指出,“一参一控一牌”,同一主体或者受同一主体控制的不同主体控制的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不得超过1家,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也就是说,允许同一主体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
对上述规定,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放宽“一参一控”限制,为券商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便利,约7360亿元的存量大集合产品有望转变成为真正的公募产品。同时,随着申请公募牌照方面限制的放宽,更多资管将参与到公募基金行业,或将加剧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公募基金占资管行业总值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A股整体机构化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山西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刘丽则表示,“券商资管向公募基金业务靠拢,有益于券商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服务于财富管理转型战略。目前大概有13家券商资管获得了公募牌照,中小券商也在纷纷申请公募牌照。”
22只大集合产品
已完成公募化改造
自2019年开始,不断有券商资管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这已是资管新规下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中金公司、浙商证券、中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在内的10家券商完成了22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以中信证券为例,旗下共有大集合产品18只(含1只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设立的大集合),目前已有5只完成公募化改造,6只大集合产品已取得深圳证监局检查验收的确认函,其余7只产品的改造仍在进行中。
上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券商资管投资总经理表示,“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公司就在不断梳理产品线,改造存量产品。目前公司正在改造的是半年期限产品,下一步将按照证监会的要求,继续改造其他产品。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后,在销售方面与公募基金相比明显没有优势,主要体现在公募基金具有分红上的税收优惠。”
申万宏源资管部量化投资经理邱小平认为,“券商资管相比于公募基金,在绝对收益方面可能更具优势,毕竟之前大多一直做绝对收益,具备绝对收益理念,将为客户赚到钱作为第一目标。”
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
7月份平均收益率7.7%
券商资管生态格局进一步重塑,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券商新成立的集合理财产品数量及规模持续下滑,但券商各类资管产品的业绩一直可圈可点。
从产品收益来看,7月份,有数据可查的302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62%。受A股市场表现的提振,券商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业绩最突出,平均收益率为7.7%;混合型集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4%;债券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1%。在另类投资产品方面,7月份券商FOF型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17%,仅次于股票型产品。QDII型产品受全球市场波动影响,有数据可查的6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6.06%。
在主要配置方面,上述券商资管投资总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在资产配置方面,有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业绩的确定性。今年上半年,以医药、必需消费品为主要配置标的,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仍有较好收益表现。下半年,依旧看好上述板块,同时适当增配消费电子、半导体等科技板块。此外,增量资金在二季度财报披露后,可能会适当配置低估值的蓝筹板块。”
(编辑 汪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