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闭幕次日,国务院便召开常务会议,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5个方面51项重点任务逐一分解到国务院有关部门。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要求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体现了人民群众意愿,凝聚了社会各方智慧,是各级政府的任务书、军令状,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说到坚决做到。
会议强调了三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抓紧做好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政策实施,该拨的钱尽快下拨、该发的债加快发行、该出的配套措施抓紧出台;二是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三是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狠抓工作落实,尊重客观规律,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会议要求,要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确保有效使用的特殊机制,财政、社保部门要设立特殊账户,资金要直接拨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避免中间截留;财政地方监管、人民银行国库管理、审计等机构要立足各自职能加强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对做假账、偷梁换柱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这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通过压缩中央财政支出等方式,将2万亿资金全部留给地方,这是保障地方财政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现实的困难更具有针对性,也最能够化解当前中国经济直接面对的困难及压力。
会议指出,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无论是破解难题还是促进发展,都要在改革上想办法、找出路,打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更大释放出来。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广疫情防控中主动服务企业的好做法,取消非防控需要的管制措施。更大力度自主开放,培育吸引外资的沃土、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经济面临疫情冲击、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的三重压力,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所在,也是推动经济恢复和“六保”的重要力量和关键一环。新一轮护航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更加注重回应企业的需求和关切,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实效果。在为企业提供必要金融支持的同时,关注后疫情时代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改革,对于激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活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哲表示,未来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短板和着力点在于“软环境”,要在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公平审慎的市场监管、包容的创新生态等企业更为关切的软环境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将营商环境工作工作推向深入,缩小营商环境优化与市场主体预期之间的差距。
会议要求,要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密切跟踪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新变化,注重了解和解决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完善政策,做好政策储备,根据需要适时推出必要新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实现经济增长,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克强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稳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但是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