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其中第七条明确了推进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统一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简化结汇和支付管理方式,完善操作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此外,允许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非银行债务人直接在银行办理外债注销登记,取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企业办理外债注销登记时间限制。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解读称,上述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广东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实体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为广东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更加便利
所谓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是指符合条件企业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包括外汇资本金、外币外债资金和境外上市调回外币资金等)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用于境内支付使用时,可凭《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支付命令函》直接在符合条件的银行办理,无需事前逐笔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
该试点政策已于2018年先后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新区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落地实施。
截至今年4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已有300多家企业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支付金额超过40亿美元。
经办银行和企业反馈,该项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境内支付过程中可“先付后核查”,在大大降低企业准备单证人力、时间成本的同时,也让资金使用支付更加高效快捷。
对于银行来说,简化支付程序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增加了银行审核自主权,同时也对银行展业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银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促进行业自律。
比如,深圳一电子设备制造企业通常使用外汇资本金及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向上游厂家预付设备款项,经过6个月的交付期,上游厂家于设备交付时才开具增值税发票。按原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要求,该公司需取得上一笔支付结汇资金的增值税发票后才能办理下一笔非备用金用途的资金使用,手续繁琐、流程复杂,企业经营资金周转受到一定影响。
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后,该公司只需提供《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业务支付命令函》即可,大大提高了企业资金运营效率。
非银行债务人外债注销登记业务下放银行
2018年6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率先将非银行债务人外债注销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办理。
试点政策实施前,企业外债注销登记业务属于外汇局行政审批事项,要求企业办妥外债最后一笔还本付息并关闭外债专户后一个月内,持申请书、《境内机构外债签约情况表》等材料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注销登记手续。
政策实施后,企业办妥当笔外债的最后一笔还本付息业务、关闭外债账户,即可按规定向银行递交外债注销登记申请,由银行直接为其办理外债注销登记手续,无需“再跑一次”当地外汇局办理,实现“一点受理,全程跟进”,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及脚底成本,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
一知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接受采访时说:“以往,企业在办理完外债的最后一笔还本付息业务后,需要前往外汇局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基本需要半天时间。”非银行债务人外债注销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办理后,集团财务公司工作人员直接到公司附近的银行网点办理外债注销登记业务,业务办理时间大大缩短。截至目前,该财务公司已累计在银行办理20笔外债注销试点业务。
截至2020年4月末,广东省内已有681家企业在银行办理了1140笔外债注销登记业务,对应外债签约金额折合24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