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趋稳之后,游客对于旅游消费有哪些新需求?出游动机、旅游频次、旅游逗留时间、旅游交通方式、消费倾向、选择目的地都是什么?这是当下旅游业者最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今天(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疫情前后,旅游者的心理、预期、偏好、行为、方式、支出等等可能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后续的市场复苏或者行业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研究员对记者说。
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博士介绍,为充分了解疫情前后人们旅游心理、行为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变化从而为旅游市场复苏和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并联合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于2月下旬启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游客心理和行为调查”项目,基于15163份有效问卷、12位受邀用户线上1对1深度访谈(1小时左右)和2000余万条文本的大数据舆情分析,最终形成了上述报告。
金准介绍,课题组研究发现,疫情中人们怀念并向往旅游,79%的人对旅游持正面积极态度,认可旅游活动的价值,对旅游具有较强的情感偏好;未来一年,家庭预期收入和预期消费支出均有增长。在各消费品类中,旅游消费预期增长指数为119.1,与2018年11月水平接近;预期人均旅游次数为5.1次,较去年上升约1次;2020第二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人均旅游消费预算为5746元。
不过,金准介绍,游客仍存在时间、预算、风险三重顾虑。调查发现,未来一年,预期能用于旅游的闲暇时间较2019年略有减少。在11种消费品类中,旅游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高,消费弹性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游客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游玩。摄影/章轲
另一个发现是,疫情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低收入群体的旅游动机。未来一年,低收入群体预期的人均旅游次数为3.8次,较上年增长1.6次。
上述多家机构预测,旅游复苏会循序渐进展开,国庆节和暑期或成出游高峰。预计旅游消费支出最多的依次为“住宿”、“餐饮”和“交通”。疫情后人们对餐饮卫生更加看重,餐饮支出增加意愿明显。周边游出游次数最高,省外游消费较上年增长最多。疫情的全球性暴发,对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有很大影响。
对于湖北旅游的预测,上述机构认为,全国其他省份的人群想去湖北旅游的较多,而湖北人们对去疫情中对口支援省份旅游的热情高涨。武汉成为疫后最想去旅游的城市。除传统热门景点外,湖北省的相关景点备受关注。
金准对记者表示,未来一年,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最看重的是安全卫生。旅游者对退费政策、应急措施、旅游保险也给予更多关注。餐饮、住宿、酒店行业服务标准面临升级需要。此外,超半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关注与旅游卫生安全高度相关的“应急救援信息推送”和“客流预警及疏导信息”。
上述机构建议,未来一年,在政策端,应以弹性休假、发放消费券和升级服务认证标准等为核心,形成组合政策,消除旅游需求的不确定性。前期消费激发政策更宜围绕周边游和省内游展开,渐次激发相应旅游市场。着力抓重点区域旅游目的地和产业的升级,引导出境旅游需求向国内转移。适时推出湖北旅游专项政策和产品,助推湖北疫后旅游和经济复苏。
在产业端,上述机构建议紧抓疫后游客对高品质配套的需求,升级住宿、餐饮和旅游交通服务。针对疫后心理,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和保障,特别要加强卫生、疏散、保险、退订等方面的服务,推进智慧化和在线化水平,提高旅游的科技含量,强化卫生信任、降低消费门槛。
资料来源:《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