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爱喝咖啡的人,却很难错过这次“品味”瑞幸咖啡的机会。
从营销起家到资本进阶,瑞幸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资本市场的钱这么好赚了?
在自爆22亿交易额造假的第一天,据说在线订单系统火爆到崩溃。反应慢者如我,今天打开了小程序,意外发现公司还在派发新人礼包,咖啡钱包里写着“买二送一”以及“首次登陆全场饮品半价”。上海街头的周末也能看到有人不时端起瑞幸咖啡的小蓝杯啜上几口。
不是我偏听偏信,有第三方数据为证:根据数据公司App Annie的数据,自瑞幸4月2日承认财务造假事件以来,App下载量剧增,在中国大陆iOS热门App下载排名从此前的70~100名之间,一天之内就上升70位实现了4月3日的总品类第2名并保持至今。而在3月初时,瑞幸App的名次还在350开外。
这时的下载量对瑞幸是幸运还是不幸?是重新梳理运营数据的好时机还是最后一次对韭菜们提前秋收?从创立之初就与幸运相随的瑞幸到了需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关键时刻。
运作这一切的陆正耀并非第一次和资本市场接触,神州租车证明了他的眼光和实力,奠定了瑞幸运作的基础:想要给创投圈讲故事,有过成功经验的“老兵”都容易被信任,这是瑞幸的“天时”;跨国上市的“地利”是投资者不好判断市场,如果不是浑水不远万里来中国门店调研,单凭中国的消费能力日渐增强的趋势,没人能论断咖啡市场有没有可能出现“国货之光”;“人和”则有两方面,除了瑞幸的主要核心成员是从神州系转场而来,还在于选品恰好是在西方已经获得普遍认可的日常消费品咖啡,再加上最早喊出对标星巴克,真是大大满足了国内外投资人和消费者的想象;这时有捧场的研报券商跟着讨论互联网思维里的新零售概念,加上行之有效的裂变营销,瑞幸顺势利用了还不需要考虑盈亏平衡的窗口期上市。这一切完美地契合了资本市场对明星公司的想象,从开始到上市时间仅用了18个月。
或许这一切太过完美,浑水研究公司发布沽空报告当日,瑞幸咖啡股价盘中跌超26%,但随后回升,收盘跌收10.7%。瑞幸在否认做空报告后,股价当天盘中最高反弹7%,第二天大涨15.6%直接抹平做空以来的所有跌幅。
一个比较有趣的情况是,今年以来我搜到的曾经能够打开的7份券商研报如今多已失效,不知道是不是和标题里有过“在华门店数或超星巴克”之类的论断有关。现在,瑞幸需要说明的是,门店究竟能卖出去多少咖啡,以及瑞幸咖啡的品牌是否要与廉价咖啡划等号。
瑞幸的下一步要看能否实现这次大规模下载后的客户留存。如果只是担心优惠券失效不买会错过,这样的理由不太能说得通下载量的激增,购买一杯定价在15元左右的咖啡的人通常是刚需而不是尝鲜者,不太可能存在重新下载的情况。何况如果仅是喝一杯意思一下,基本无需下载App,小程序就可以点单了。我不得不怀疑是新人的大量涌入,才导致这一切发生。那或许,即便在资本市场out,精细化运营后的小蓝杯还有卷土重来之日。对品牌忠实的用户才是消费品公司的实力所在。
瑞幸的成长之路足够幸运,起码开场是一手好牌,但是“从来套路得人心”不一定走得远,还得靠实力,毕竟资本可能被骗,但从不忘记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