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装箱行业复工复产进展迅速,正在逐步转入正常生产。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今天(18日)发布的调研报告介绍,截至3月10日,集装箱相关港口、驳船、铁路、多式联运企业复工率100%,员工到岗率90%以上,集装箱拖车、仓储企业复工率90%。
报告称,港口、铁路、西部重点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企业,在疫情期间没有停工,担当了疫情期间提供运输保证和抢运抗疫物资的任务。目前中欧班列已恢复90%以上,铁水联运班列已恢复85%以上。在复工过程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除湖北)均在2月底前复工,西部地区管控较严,但也在3月上旬陆续复工。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介绍,自2月初以来,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以周为单位的全面跟踪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影响及企业复工复产进展情况,分别于2月6日、2月13日、2月21日和3月10日收集了四轮面向广大会员的全面摸底调查情况,2月份相关情况已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呈报交通运输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协调组和政策研究室。
“过去三周,除湖北地区外,全国各地复工势头发展较快。协会前期所反映的各地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诸多限制正在逐步改善。”李牧原说。
在集装箱运输和物流市场领域,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调研对象包含与集装箱运输相关的国内主要沿海港口、铁路运输企业、陆港、班列公司、多式联运经营人和综合物流服务企业。其中企业提供业务统计数据为截至2月底,反映的情况截至3月10日。
调研发现,复工的企业自身产能能够保证,但受限于货源减少和公路短驳运力缺乏的限制,开工率并不充足。除此之外,集装箱运输链中诸多配套服务环节的企业,譬如集装箱租箱、维修、检验、船代、驳船、装卸、喂给港等,虽然已经复工,由于人员到岗不足,还不能保证需求的及时响应,运输和服务时效降低。
我国庞大运输市场和国际贸易为集装箱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摄影/章轲
李牧原说,港口、铁路、航运、多式联运企业面临的供应短缺最严重的依然是公路的集装箱拖车。2月20日前,集卡拖车复工仅有10%,随着复工政策保障越来越明朗,集卡拖车司机复岗率已经大幅提升。
总体看,东部沿海地区恢复快,中西部内陆地区恢复慢,港口内拖车满足率高,可达80%~90%,长距离集装箱拖车满足率低。譬如,需往返华东、华南等地集装箱的运输及时性暂时还得不到完全保障,对出口班列的集结开行、港口和内陆口岸集装箱堆场都造成压力。
行业普遍认为,集装箱拖车的运力预计4月底基本能够恢复,也是取决于货源恢复情况和公路运输价格走势。
调研报告介绍,西部地区中欧班列表现出色,在国际空运航线和海运集装箱航线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出口欧洲、中亚、东盟地区产品快速转移到中欧班列,增加了中欧班列的运量。中欧班列运行受到地方政府和铁路部门优先保障,成为特殊时期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疫情中未停运的中欧班列都出现逆势增长,持续了以往增长的态势。1-2月份,成都蓉欧班列开行267列,同比增长88%,重庆渝新欧班列1-2月总开行199班。西安长安号300多列(2月23日统计为311列),同比增长90%。湖南长沙班列发送52列,同比增长175%。东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是连云港,1-2月班列发送72列,同比增长138%。
中部、东部地区的中欧班列经历春节停运后,在2月10日-15日期间陆续恢复,属于第一批复工企业。如义新欧、郑欧班列、合肥国际班列、徐州班列、赣州班列、南昌班列、广东石龙班列、苏州班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