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持续了多年,今年力度最大,官方预估全年达到2.36万亿元,这兑现了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承诺。市场十分关心减税降费效果如何,政策实施中遇到哪些难题,以及未来有何新动向。
这在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首次披露的《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中,能够找到答案。
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今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对经济是否有带动作用,有多大作用,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报告》用数据给出了回复:据财税部门测算,减税降费拉动当年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报告》亮点,不单是简单摆减税降费数据,而是将它与经济增长等联系起来,来体现减税降费稳增长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第一财经分析说。
这次《报告》总结了减税降费五大效果。分别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初步实现“三个确保”要求;重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有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明显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三个确保”是指,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确保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在列举这五大效果时,最新的减税降费数据也随之公布。1—10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19688.94亿元,逼近2万亿元。
今年4月1日增值税减税政策实施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是底线。截至10月,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减税幅度25.7%,现代服务业减税幅度为12.3%,交通运输业为7.5%,生活服务业为6.6%,建筑业为6.2%。
在备受关注的个税减税方面,《报告》称,1-10月,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税521.94亿元,加上去年10月1日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优化税率结构翘尾因素,合计减税4480.84亿元;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人均减税1786元,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消费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减税幅度等数据,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减税降费效果,具有说服力。今年相关部门采取不少举措来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体现了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财政可持续等三大问题凸显
减税降费实施效果良好,但《报告》并不回避问题。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作《报告》时称,在肯定减税降费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政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财政收入压力较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面临困难。此外,一些省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也在增大,当期收支出现赤字。
“从目前来看,预计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可能会出现较大短收;中央财政收入可基本完成预算,如果有少量短收,所带来的支出变化,将通过节省非急需支出等方式实现平衡。”刘昆说。
今年前11个月,受经济下行叠加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同比增长3.8%,其中最为核心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仅0.5%,创几十年新低,十分罕见。
各地开源节流来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包括加大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加大国有资源资产盘活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和基本养老金调剂力度。目前全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报告》称,少部分企业减负不明显。从增值税改革实施情况看,目前所有行业税负都有所下降,但减税降费红利传导机制不畅,个别处在产业链“夹心层”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相对有限。少数企业由于购销两端税率降幅不一致、自身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出现一时少量增税情况。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曾在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做过详细阐述。
王军表示,今年4月1日实施增值税降率以来,所有行业税负都有所下降,但单算此政策,4-7月累计仍有3.06%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时出现了少量增税的情况,合计增加增值税43.53亿元。
王军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税制原因。由于这次增值税各档税率的降幅不一致,有的企业销项税额减少小于进项税额的减少而带来增税,占增税企业的比重为80.23%。二是市场原因。部分企业在税率下调后,仍被强势购买方以执行老合同为由,而按原税率开具发票,导致暂时性、非正常增税,占比为16.04%。三是企业主观原因。少数企业可享受但未及时或足额享受改革配套措施导致增税,占比为0.92%。四是企业申报错误原因。少数企业漏填、误填申报表而显示增税,实际并未增税,占比为2.81%。可见,少数企业增税主要是税制因素,后三个原因形成的增税,随着税务部门加强“一对一”辅导,占比逐渐下降且会进一步减少。
王军表示,增值税税负上升不等于企业总负担上升,评价企业减负成效要算减税降费“总账”。如综合考虑2018年增值税降率在2019年形成的翘尾减税以及其他新增减税政策,增税企业面降至1.64%;如果再进一步考虑社保降费等因素,基本上所有企业可实现整体税费负担只减不增。
刘昆作《报告》时表示,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企业反映,行业协会、红顶中介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在财政收入减收较大的情况下,个别地方非税收入特别是罚没收入增加较多,需要防止其中存在乱罚款乱摊派行为。
明年重在落实现有减税降费政策
此次《报告》在提及“下一步减税降费工作考虑”时称,在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的基础上,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挥效应。
施正文表示,2017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2018年达到1.3万亿元,今年更是超过2万亿元,因此连续性减税降费对财政可持续性形成冲击较大。根据《报告》的相关表述,为了确保财政可持续,明年政策着力点是落实落细现有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时,也主要强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少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明年主要是巩固减税降费效果。
刘昆表示,下一步牢牢把握“三个确保”的要求,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地方指导和督促力度,继续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跟踪做好效果监测和分析研判,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总结评估。
施正文表示,不排除明年减税政策会进一步优化,以达到“三个确保”。比如为了进一步减轻生活服务业税负,今年10月1日生活服务业加计抵减比例进一步由10%提高至15%。
刘昆表示,下一步督促地方政府坚决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肃查处政策不落实、增加企业负担、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在今年减税费政策的翘尾因素等原因下,明年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依然大。
《报告》要求下一步要切实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来确保财政可持续。
刘昆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落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抓好基层“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工作,重点帮扶“三保”困难和减税降费影响大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