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华永道联合世界银行发布了《2020年世界纳税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成绩稳步提升,显示了近几年来中国税务机关在减税降费方面持续发力,创造更加宽松的税收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世界纳税报告》衡量了全球190个经济体的中型民营企业在过去十五年中税收营商环境的变迁,是对世界银行旗舰报告《营商环境报告》中“纳税”指标的详细解读。《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大幅提升至31位,被世界银行评价为过去一年全球营商环境改革最显著的10个经济体之一。其中衡量营商环境十大具体指标之一是纳税指标,中国纳税指标上升了9位,位列全球第105位。
《报告》通过四项指标评估各经济体的税收营商环境,分别是“纳税次数” 、“纳税时间”、“总税收和缴费率”和“报税后流程指数”。《报告》反映的是2018年企业纳税情况。
根据《报告》,2018年中国纳税时间为138个小时,比上一年减少了4小时。总税收和缴费率为59.2%,比上一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这主要受益于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扩围。这两项指标进一步优化成为纳税指标提升的关键。纳税次数和报税后流程指数两项指标与上一年持平。普华永道中国税收政策服务主管合伙人梅杞成表示,2018年,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增强纳税人获得感作出的持续努力,对降低“双创”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上述多项改革举措已经体现在《2020年世界纳税报告》中,世界银行对于中国实施减税降费的效果给予了充分认可和积极评价,中国的“总税收和缴费率”指标显著降低。
《世界纳税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在统一假设的基础上,从一个虚拟 “样本公司”的视角横向比较世界各经济体的税负和税务合规负担。为了使各经济体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全部经济体使用同一样本公司,不考虑各经济体在历史背景、社会体制、经济发展阶段和税费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不适用任何投资优惠或其他与经营年限和企业规模不相关的税收优惠。
这也使得该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被评价的经济体税负和税务合规负担。
受限于世界银行的方法论以及样本公司的基本假设,中国减税降费部分举措未必能全部适用于样本公司,例如鼓励研发的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等均不属于样本公司的考查范围,因而无法完全体现在报告成绩中。
梅杞成表示,从政策层面而言,世界银行关注并认可中国2018年度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是清晰和明朗的。不过世界银行也认为,一项制度改革从出台、到落地、再到全面普及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世界银行对中国2018年8月起实行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未给予一定分数。结合2019年起中国已经对全行业企业实行增量留抵退税制度,并且出台了更为清晰的操作指引,我们期待在以后的评估年度,中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实践可以反映在报税后流程指数成绩中。
近两年来,中国在纳税次数、纳税时间以及企业所得税更正申报等方面均处于全球较为领先水平,纳税指标总体在金砖五国中位列前三。世界银行对中国在优化升级电子纳税申报和缴款系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予以了积极评价。
梅杞成认为,2019年,中国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税务机关也开启了提升税收营商环境的新征程。伴随着中国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如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推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合并申报,以及智能化电子税务局建设等,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世界纳税报告》中,中国的成绩和排名将有机会进一步提升。
《世界纳税报告》的初衷和目的并不是单纯对各经济体的税收营商环境进行排名,而是使得各经济体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税收实践,并从中汲取经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税务机关正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税收营商环境提升之路,逐步培养为纳税人服务的文化,从而加深税企双方的理解与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