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成为了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自2012年安倍第二次当选自民党总裁及首相后,其政权迄今已运转了7年。按自民党总裁任期看,理论上他的首相任期可到2021年9月底,那时执政天数将达3567日。在日本,这堪称奇迹。
这要归功于其标志性的经济改革——安倍经济学的成功,那什么是“安倍经济学”?日本成长研究所的副所长戴二彪教授近日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SIFL)举行的“鸿儒论道”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以下为戴二彪教授的演讲:
安倍经济的“老三支箭”
2012年,安倍第二次当选为日本首相,为了打破日本经济20多年来的低迷,安倍一上任就提出了他的经济振兴政策。他把自己主导的经济政策比喻为“三支箭”。
第一箭就是所谓的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安倍自己对经济没什么研究,他主要找了耶鲁大学的滨田教授等有影响的美日学者,来分析到底日本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为何经济二十多年没有增长?他的智囊们指出最大的问题就是物价一直在降,比如说房地产,俗话说买涨不买跌,大家都觉得等一等会更便宜。许多商品、服务也都在低价竞争,迫使高品质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削减工资等成本以维持竞争力。
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下,越来越多的人不肯消费或无力消费。智囊们认为这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症结所在。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物价下降是经济减速或收入减少的一个结果,智囊们把它作为原因来看待了。
安倍内阁认定了症结所在是物价持续下降,然后推出了非常大胆的金融政策,具体来说,就是设定了通胀的数值目标:从2013年4月后两年内物价上涨率至少要达到2%。黑田上任央行行长后实施了一个大胆的政策,就是把基础货币总量,即中央银行提供给其他商业银行的货币总量从2012年12月的138万亿日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270万亿日元,短时间内翻了一倍。目的是刺激物价上涨,这写在政府报告上。
第二箭是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这个基本是老一套,扩大公共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目的也是差不多的,财政支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资增加的话,理应也有物价上涨的效果。这支箭谁来负责呢?是安倍政治上的盟友麻生太郎,他做过日本首相,也是目前日本唯一的副首相兼财务大臣,他负责财政政策,这箭由他负责放。
第三箭叫放宽管制、促进民间投资的成长战略。成长战略内容比较广,目的之一是让日本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大家都愿意来投资创业的环境。就是把各种规制和许可制度尽量地简化,方便国内外创业者在日本投资、办企业、推动新产业发展。这支箭还有其他一些目的,包括通过和贸易投资伙伴国建立重视规则的经济协力关系,保持和提高日本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日本持续成长。
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重视规则的国际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来确保和扩大国际市场。这几年日本政府和许多国家之间建立了EPA,即标准高于自贸协定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括美国最先倡议但中途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TPP11。通过建立这样的 EPA 包括TPP,日本期待促进高质量的世界经济统合,什么样的统合呢?就是在重视规则、重视知识产权、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维持和发展自由贸易体系。
现在我们来看这三箭发射后到底有是什么效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2015年,第二阶段是2015年至今。
在第一阶段,首先,可以看到,作为第一箭的金融宽松政策导致两年内日元贬值20%左右,丰田汽车等出口大企业业绩显著好转。日元贬值一般来说对出口是有帮助的,这是很明显的一个效果。
第二,货币供给增加加上利息降低,带来股价显著反弹。两年中,日经225股价指数升了1倍!但是,虽然股价上升,消费依然疲软,物价上涨目标2%并没有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虽然大企业雇员、证券保有者等一部分人变得有钱了,但是中小企业员工等占国家多数的群体,收入并没有上去。
第三,劳动市场的用工需求在上升,几乎全国各地都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求人倍率即招工人数对求职者数的比率都大大高于1。
第四,入境观光产业成长显著,这里有日元贬值的明显效果。本来亚洲人以为日本的物价很贵,结果发现日本的商品其实已变得很便宜,价廉物美,于是亚洲游客蜂拥而至。当然这里还有中国等亚洲各国收入水平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这张图显示的是最近二十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安倍2012年上台后,最初的确有一股冲劲到了2%左右,但是很快又跌下来了,扣掉物价因素以后的实质性经济增长就1%左右。效果是有,但是没有期待的那么强劲。归根结底,金融政策也好,扩大公共投资政策也好,这些都是比较短期的对策。人口的少子老龄化这个大趋势问题并没有解决,老人们依然在担心将来的生活,大多数国民的收入并没有实质性上升,还是不愿消费,没有消费需求支撑,企业就不敢扩大生产。所以如前所述,从生产侧还是需求侧两方面来看,日本都难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安倍经济的“新三支箭”
在安倍经济学的第二阶段,2015年9月后,安倍政权已巩固,也认识到老三箭虽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他提出了新的三支箭。
第一箭叫“萌生希望的强劲经济”,目标是2020年左右年度GDP总额从500万亿日元增长到600万亿日元,同时提出了三大措施:
一是培育成长产业,其中就包括体育运动产业,这种年轻人喜欢,往往有成长前景。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喜欢的不一定是物,物的消费有限,但是“事”的消费(比如体育运动)还很有开拓余地,培养这样的成长产业,年轻人也很喜欢。
二是生产率革命,德国也很重视,日本也很重视,因为劳动力数量在下降,如何通过技术进步等提高生产率当然越来越重要。
三是提高个人能力,适应产业结构转化。我刚才提到不少五六十岁的日本人还很有拼劲,还想去科技园区创业,但是他们很多新技术不懂,要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要提高个人能力。为此,安倍向国民承诺,除了现在的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今后日本的幼儿园、高中都要提供免费教育。
第二箭是“编织梦想的生育支援”。词句很吸引人。安倍非常重视宣传,每句话都考虑过。这一箭目的在于减缓少子高龄化。少子高龄化很难逆转,但可以减缓。
第三箭是“安心的社会保障”。目的之一在于强化养老保障体系,促进老人正常消费。日本老人有房产也有现金储蓄,平均有二三十万美元的存款。日本跟中国不一样,中国是孩子会照顾老人,日本是孩子十八岁以后基本和父母独立。老人不希望牵连孩子,想靠自己的储蓄自己照顾自己,所以过度节约。
安倍提出的上述新三箭,很明显强化了老三箭中没有重视的少子老龄化对策,还提出了“实现1亿国民总活跃”的口号,这些对策将影响到日本经济中长期的发展。
引人注目的是,在安倍经济学第二阶段的新三箭中,提出了十大成长产业战略。其中,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产业放在第一位,世界领先的健康医疗产业放在第二位。老龄化本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这个成长产业战略要反不利为优势。其他成长产业的选择,如环保-节能产业、体育运动产业、观光产业、中小企业、服务业等,也很有日本特色和新意。
2015年9月至今,又是几年过去了。安倍经济学或者说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总体来讲取得了一些什么成效?我想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总体来看,经济成效还是蛮引人注目的。虽然只有1%左右的GDP增长,但是我前面已讲到,日本理论上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就只有那么高,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同时,安倍经济学促进了股市和不动产市场的活性化、促进了支柱产业大企业的出口和入境观光客的激增、扩大了就业机会,把日本从负增长边缘重新拉回成长轨道。
其中,在少子高龄化对策方面,安倍政权在第二阶段已经给予了更多关注。女性总和生育率已止跌回升到1.43人左右。
在放宽管制、促进投资方面,日本设立了10个特区,东京、大阪、广岛、北海道等,国内投资创业环境趋宽松。另外,日本在巩固和改善跟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签约了TPP11;另外签订了日本和欧盟的EPA,构建了世界最大自贸区。
但安倍经济学也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比如,大中小企业间工资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这些年都是在扩大。许多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甚至恶化,因为日元贬值以后,很多中小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成本增加了。中小企业关联的信贷、投资实际上并不强劲。为什么呢?国内市场在萎缩,生产可能是亏本的。虽然金融很宽松,信贷却没想象的那么多。日本放了那么多水,基础货币扩大了一倍,放给商业银行那么多。但是,M2年增长率这几年在10%以下,可以看出,日本的投资和消费没有期待的那么活跃。因为安倍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大企业相对有利,大中小企业间工资差距、贫富差距在拉大。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