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是经济“晴雨表”,前10财政收入数据透露新的信号。
11月19日,财政部公布了前10个月财政收支情况。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704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占大头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4%,累计增幅比1-9月提高0.8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受经济增速放缓和大规模减税影响,税收收入自5月份以后收入逐月呈现下滑趋势。为何10月份税收收入增长?
财政部解释,10月税收收入增幅回升,主要是去年四季度考虑将出台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及早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税务部门依法办理部分税款延期缴纳,导致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扣除此因素后,当月税收收入下降4%左右,延续了5月份以来持续负增长的态势。
从主要税种来看,减税降费效应持续显现。今年2万亿元减税降费新政下,包括增值税、个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幅明显回落甚至负增长。
比如,前10个月,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增长3.2%,比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这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翘尾和今年增值税新增减税效果进一步放大等影响。
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前10个月同比增长5.6%,比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主要受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等影响。
前10个月个人所得税更是大幅下降28.6%,主要是受个税减税影响。另外受减税等因素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地方“六税两费”收入均出现下滑。
为了弥补减税带来的减收缺口,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平衡,中央和各地动自己“奶酪”,通过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国企上缴利润等手段来增加非税收入,这也直接导致今年前10个月保持27.1%的高增速。
比如,前10个月非税收入中,由于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增加等原因,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3倍。受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非经营性资产收入集中入库等影响,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7.6%。这两项收入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涉及降费的收入继续下滑。比如7月1日起降低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商标注册收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相关收入大幅下降:1-10月,工业和信息产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下降53%,市场监管行政事业性收费下降31.6%。
尽管收入紧张,但在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仍然保持较高强度,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落地。
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比预算增幅(6.5%)高2.2个百分点。
从支出主要领域来看,民生领域和基建领域保持较高增速。比如,前10个月城乡社区支出同比增长11.3%,教育支出同比增长9.2%。